電力電纜、全塑電力電纜、控製電纜、架空電纜、鋁合金電纜、通用橡套電纜、電焊機電纜
客戶服務熱線:0319-5487222
南京出台架空線纜建設標準
架空杆線被稱為影響城市天際線的“蜘蛛網”,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難題。昨天,記者從全市今年首個道路綜合整治工程——雨花東路工程開工現場獲悉,南京市已出台針對架空線纜的精細化建設管理標準,電線杆如何立、怎麽拆並,一杆能並幾根電纜,都已有了明確牽頭部門和具體細則。目前這項工作已初見成效,領先國內大多數城市。
雨花東路位於雨花台烈士陵園東側,全長1730米,被列入南京市今年城建計劃中的道路綜合整治項目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雨花東路沿途布滿各類架空線纜,其中架空杆有296根,平均每隔5米多就有一根杆線。這些架空杆分為電力變壓器、塔基、路燈、監控探頭用杆、道路指示牌等數十種,杆上纏繞的各類架空線則大體分為強、弱電兩種,分別屬於交通、公安、環保、電信運營商、地鐵等產權單位,再加上私搭亂接的各類其他線纜,顯得很淩亂。
道路立杆需要哪些程序,為何造成這種淩亂的局麵?工程開工新聞發布會現場,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設處副處長嚴懷貴告訴記者,道路是各種市政杆線的載體,一般情況下,立杆要通過規劃部門審批,但由於涉及單位多、彼此相對獨立,加上長期以來缺少精細化管理,造成了杆線淩亂的局麵。在這一輪道路綜合整治中,南京市針對架空杆線進行專題研究,明確由市建委牽頭,召集公安、交通等相關單位多次會商,出台了城市道路並杆詳細導則和後期管理辦法,分別解決“並杆減量”和“誰來管理”難題。原則上,架空杆要以路燈為依托,可兼並交通、公安監控、旅遊景區、停車等標識,但指路牌和地鐵導向牌可以獨立設置。“經過探索,架空杆線越並越好,目前已形成經驗。”嚴懷貴介紹,去年,南京市整治的北京西路、太平南路、珠江路等工程均按此標準施工,收效良好